紅棗、美棗、良棗
1、痰濕偏盛者 2、愛上火的人 3、感冒初期患者 4、糖尿病患者
1、中老年人、青少年、女性尤宜食用。 2. 有宿疾者應慎食,脾胃虛寒者不宜多吃,牙病患者不宜食用棗,便秘患者應慎食。
棗(鮮)的功效與作用
棗味甘、性平,入脾、胃經(jīng);棗(鮮)的營養(yǎng)價值
1. 棗能提高人體免疫力,并可抑制癌細胞:藥理研究發(fā)現(xiàn),紅棗能促進白細胞的生成,降低血清膽固醇,提高血清白蛋白,保護肝臟,紅棗中還含有抑制癌細胞,甚至可使癌細胞向正常細胞轉(zhuǎn)化的物質(zhì);棗(鮮)的選購
1.應挑選個大、肉厚、核小、干凈、光澤紅亮、無霉爛、無蟲蛀、無明顯異味、干棗含水量適中、含糖量高、棗味濃重、大小均勻的當年果。 2.表皮褶皺少,如果是哈密大棗或者和田棗,最好是沒有明顯的褶皺。
棗(鮮)的存儲
(一)品種選擇:鮮棗不同品種間耐貯性差異很大。一般來說,晚熟品種較早熟品種耐貯,鮮食制干兼用品種較單純鮮食或制干品種耐貯,小果型品種和大果型品種中果肉較疏松的品種耐貯。在主栽品種中,以烏頭棗、襄汾圓棗、蛤蟆棗、冬棗等最耐貯,貯期可達120天;三變紅、郎棗、金絲小棗、屯屯棗、北京西峰山小棗等較耐貯,貯期可達90天,梨棗、木棗、贊皇大棗等可貯60天左右;駿棗、板棗、壺瓶棗、河北脆棗、勝利棗等可貯40天左右。 (二)適期采收:棗的成熟期分為:白熟期、初紅期、半紅期、全紅期四個階段。耐藏性隨成熟度提高下降。一般來說,準備較長期貯藏的鮮棗應在半紅期采收。 (三)采收方式:用于貯藏的鮮棗必須強調(diào)無傷采摘,也就是人工逐個采摘。 (四)挑選和分級:貯運前應進行細致的挑選和分級。剔除有病、蟲、傷及畸形的果實,并按照果個大小、成熟度進行合理分級,以保證產(chǎn)品的整齊一致,也便于在不同貯期和依據(jù)不同用途進行銷售。 (五)預冷:采后的鮮棗應在盡量短的時間內(nèi)及時入庫冷卻,從采收到降溫冷卻的時間越短,鮮果的貯藏壽命就越長。同時有幾個冷庫時,可采用分散預冷,待果實降到一定溫度后,再集中到一起貯藏。只有一個冷庫時,應控制每天的進貨量,使入庫后的果實能盡快降到所需的溫度。 (六)包裝和碼垛:冷庫內(nèi)貯藏鮮棗一般采取以下兩種方式;一是采用多層貨架貯藏,將棗果裝入0.02-0.03毫米厚的PE或PVC膜袋中,在袋的中上部對稱位打孔,孔徑1.0厘米,袋容量1千克時打兩個孔,容量每增加1千克,多打兩個孔,裝好果后整齊地豎放在貨架上,最好單層擺放,防止袋上的孔被果實堵死。二是采用塑料箱或木條箱貯藏,一般每箱裝5-10千克棗,可在每箱中裝幾個小的打孔袋,也可每箱襯一個塑料袋,然后從箱的兩側(cè)在袋上進行穿孔,以每千克棗穿兩個孔為宜。在氣調(diào)庫條件下,采用塑料箱直接盛放棗果,勿須內(nèi)襯塑料袋。裝好果的箱應進行合理的碼垛,垛與垛之間,垛與墻壁和頂棚間均應留出適當?shù)耐L道。 (七)貯藏條件的管理:鮮棗貯藏的溫度應穩(wěn)定地控制在-0.5-0.5℃之間,氣調(diào)貯藏時,氧氣控制為3%~5%,二氧化碳2%以下,相對濕度保持在95%以上。